【蚂蚁庄园成语出人头地最初称赞的是哪位大文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出人头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才能出众、超越众人。但你知道吗?这个成语最初并不是泛指所有人,而是特指一位古代的大文豪。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成语“出人头地”的由来
“出人头地”最早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晁错论》。原文为:“古之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今夫天下之人,皆欲出人头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的君子不会因为一句话就提拔一个人,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否定他的言论。如今天下的人,都想“出人头地”,即超越众人,取得显赫的地位。
不过,真正让“出人头地”广为流传,并与一位大文豪联系在一起的,是苏轼对他的学生——苏辙的评价。
苏轼对苏辙的称赞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弟苏辙并称“二苏”。苏轼在科举考试中曾担任主考官,他对苏辙的文章非常欣赏,曾感叹道:“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意思是说,自己应该让路,让这位年轻人脱颖而出。
这句话后来被人们提炼为“出人头地”,用来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成就非凡。因此,“出人头地”最初称赞的正是苏辙,而非其他人物。
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出人头地 |
出处 | 宋代苏轼《晁错论》 |
初次使用背景 | 苏轼对弟弟苏辙的称赞 |
原文出处 |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
最初称赞的对象 | 苏辙(苏轼的弟弟) |
成语含义 | 形容人才出众,超越众人 |
通过了解“出人头地”这一成语的来源,我们不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还能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后辈的鼓励。下次再听到“出人头地”,不妨想想它背后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