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絮其中的出处】“败絮其中”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外表看似光鲜亮丽,但内在却腐败不堪。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文学家刘基(即刘伯温)的《卖柑者言》。原文中通过一个卖柑子的小贩之口,讽刺了当时官场中的腐败现象。
一、
“败絮其中”最早见于刘基的《卖柑者言》,该文以寓言形式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与腐败。文中描述了一位卖柑子的人,虽然外表金黄饱满,但剖开后却发现里面是腐烂的果肉,以此比喻那些外表光鲜、实则无能或腐败的官员。该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批评那些表面体面、内里空虚的人或事物。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败絮其中 |
出处 | 刘基《卖柑者言》 |
作者 | 刘基(字伯温) |
文体 | 讽刺性寓言散文 |
含义 | 外表光鲜,内里腐败 |
使用场景 | 批评虚伪、腐败或表面功夫的人或事物 |
例子 | “他衣冠楚楚,实则败絮其中。”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形容人或制度表面好看,实际不靠谱 |
三、补充说明
《卖柑者言》虽为一篇短文,却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体现了刘基对时政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该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败絮其中”这一成语,也因其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成为汉语中极具代表性的讽刺词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