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及翻译】《钴鉧潭西小丘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散文,属于“永州八记”之一。文章通过对钴鉧潭西小丘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下为原文、翻译及。
一、原文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问其地,曰:“是丘也,名曰‘小丘’。”问其名之由,曰:“以其形似钴鉧,故名。”余闻之,喜曰:“吾得之矣!”遂往观焉。
丘上多石,或高或下,或倾或立,若有所待。其旁有水,清而浅,可濯足。其上有林,幽而深,不可穷。余坐于石,望其景,心旷神怡,不知身之在何地也。
然丘虽小,而气概不凡。其势峻而不险,其色苍而不黯。风过林中,声如琴瑟;雨落石上,响若钟鼓。余乃叹曰:“此丘虽小,其美足以动心。”
然余独居此丘,日与山林为伍,未尝不思归。盖余之志,在于济世安民,而非栖身山水之间。然时运不济,不得展其才。于是,感怀而赋此记。
二、翻译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询问这个地方的名称,有人回答说:“这是个小丘,叫‘小丘’。”再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回答说:“因为它形状像一个钴鉧(一种古代的铜器),所以叫它‘小丘’。”我听了之后,高兴地说:“我明白了!”于是前去观看。
小丘上有很多石头,有的高耸,有的低矮,有的倾斜,有的挺立,好像在等待什么。旁边有一条小溪,水清澈而浅,可以洗脚。上面有一片树林,幽静而深远,无法走到尽头。我坐在石头上,望着周围的景色,心情愉快,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
虽然这个小丘不大,但气势却不凡。它的地势高峻而不危险,颜色苍翠而不暗淡。风吹过树林,声音像琴瑟;雨水落在石头上,声响如同钟鼓。我于是感叹道:“这个小丘虽然小,但它的美足以打动人心。”
然而,我独自住在小丘上,每天与山林为伴,从未不思念回到人间。我的志向在于辅佐国家、安定百姓,而不是隐居在这山水之间。但时运不济,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于是,我感慨万分,写下这篇记文。
三、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
出处 | “永州八记”之一 |
主题 |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个人遭遇的感慨 |
写作背景 | 被贬永州期间,借景抒情 |
主要意象 | 小丘、石、水、林、风、雨 |
情感表达 | 心旷神怡、感慨人生、壮志难酬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四、
《钴鉧潭西小丘记》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小丘,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他因被贬而产生的孤独与无奈。文中既有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柳宗元作为一位士大夫的胸襟与情怀。文章虽短,却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