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误是什么意思】“贻误”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表示因疏忽、拖延或错误判断而导致事情被耽误或造成不良后果。这个词多用于描述因个人或组织的不作为、失误而对工作、任务或计划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贻误 |
拼音 | yí wù |
词性 | 动词/动词性短语 |
含义 | 因疏忽、拖延或错误导致事情被耽误,造成损失或不良后果 |
近义词 | 拖延、耽误、延误、耽误时机 |
反义词 | 及时、迅速、准确、及时处理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正式场合,如工作汇报、公文、新闻报道等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失误 | 因为审核不严,导致项目资料贻误,影响了整体进度。 |
政府管理 | 部门间沟通不畅,致使政策执行贻误,造成群众不满。 |
学术研究 | 研究人员未能及时整理数据,导致成果贻误,错失发表机会。 |
医疗领域 | 医生诊断延误,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
三、常见误解与注意事项
- “贻误” ≠ “耽误”:虽然两者都有“耽误”的意思,但“贻误”更强调因主观原因(如疏忽、不负责任)造成的后果,语气更重。
- 避免口语化使用:在日常交流中,“贻误”较少使用,更适合正式或书面语境。
- 注意搭配对象:通常用于“贻误时间”“贻误战机”“贻误工作”等固定搭配。
四、总结
“贻误”是一个具有较强书面色彩的词语,主要用于描述因个人或组织的疏忽、拖延或判断失误,导致事情被耽误并产生不良后果的情况。它常出现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具有较强的警示和批评意味。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在写作和工作中更准确地使用该词,提升语言表达的专业性和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