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说的是哪个桥】“一桥飞架南北”这一句出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原意是形容一座桥梁横跨长江,连接南北两岸。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桥梁在地理和交通上的重要作用。那么,“一桥飞架南北”具体指的是哪座桥呢?下面将通过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
“一桥飞架南北”最早出现在毛泽东1956年创作的《水调歌头·游泳》中,原句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该桥是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于1957年正式通车,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还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连接了武汉的武昌与汉口,极大地促进了长江南北两岸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因此,“一桥飞架南北”所指的桥梁是武汉长江大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出处 |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
原文句子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所指桥梁 | 武汉长江大桥 |
建造时间 | 1955年动工,1957年通车 |
地理位置 |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
功能 | 铁路、公路两用桥 |
历史意义 | 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交通标志 |
作者 | 毛泽东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一桥飞架南北”不仅是一句文学表达,更是对武汉长江大桥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这座桥不仅是交通的纽带,也是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