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的读音介绍】“罢黜百家”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用来形容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排斥其他学派的思想。这一政策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本文将对其读音进行详细介绍,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查阅和记忆。
一、读音介绍
“罢黜百家”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的拼音如下:
- 罢(bà):第四声,表示停止、废除的意思。
- 黜(chù):第四声,意为贬退、罢免。
- 百(bǎi):第三声,表示数量多,泛指多种。
- 家(jiā):第一声,此处指学派、流派。
整句“罢黜百家”的拼音是:bà chù bǎi jiā。
在口语中,注意“黜”字的发音容易被误读为“chū”,但正确的读音应为“chù”。
二、总结与表格
汉字 | 拼音 | 声调 | 含义说明 |
罢 | bà | 四声 | 停止、废除 |
黜 | chù | 四声 | 贬退、罢免 |
百 | bǎi | 三声 | 表示多数 |
家 | jiā | 一声 | 学派、流派 |
三、使用场景
“罢黜百家”常用于描述某一思想或学派在历史上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制度或思想演变时。例如: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
- “现代社会倡导多元文化,不应再‘罢黜百家’。”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误读:“黜”字发音为“chù”,不是“chū”,需特别注意。
2. 理解含义:该成语强调的是思想上的统一与排斥,不能简单理解为“消灭”或“否定”。
3.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历史、哲学、文化等领域,不宜随意用于日常对话中。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准确掌握“罢黜百家”的读音与含义,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