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字旁的字有哪些字】在汉字中,有些字的偏旁部首是“病字旁”,也就是“疒”字旁。这个偏旁通常与疾病、身体不适有关,常出现在一些表示疾病或健康状态的汉字中。了解这些字不仅有助于提高对汉字结构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相关词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病字旁”的汉字,按类别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一、常见“病字旁”的汉字汇总
序号 | 汉字 | 拼音 | 含义说明 |
1 | 疾 | jí | 疾病,快速的意思 |
2 | 病 | bìng | 疾病,生病 |
3 | 痛 | tòng | 疼痛 |
4 | 热 | rè | 发烧、发热 |
5 | 瘙 | sāo | 瘙痒 |
6 | 痴 | chī | 疯癫、痴呆 |
7 | 痪 | huàn | 中风、半身不遂 |
8 | 痨 | láo | 传染病,如肺痨 |
9 | 痰 | tán | 喉咙中的分泌物 |
10 | 痞 | pǐ | 腹部胀满、痞块 |
11 | 痢 | lì | 痢疾,肠道感染 |
12 | 痘 | dòu | 疱疹、痘疮 |
13 | 疮 | chuāng | 疮疡、伤口 |
14 | 疾 | jí | 疾病(重复) |
15 | 疟 | nuè | 疟疾,周期性发烧 |
二、总结
“病字旁”(疒)是汉字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部首,主要用于表示与疾病相关的概念。虽然这些字多用于医学或病理学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比如“病”、“痛”、“热”等。通过学习这些字,不仅能增强对汉字结构的理解,也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掌握与健康、疾病相关的词汇。
需要注意的是,“病字旁”虽然大多与疾病有关,但也有例外,例如“癶”(bō)有时也被误认为是“病字旁”,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独立的部首,表示“足”或“行走”。因此,在学习时要结合具体字形和含义来判断。
如果你对某些字的具体用法或演变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查阅《说文解字》或现代汉字词典,以获得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