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傅众咻什么意思】“一傅众咻”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意是指一个老师在教学生,但周围有许多人扰乱他,使学生无法专心学习。后用来比喻一个人即使有良好的教导,也难以抵挡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最终难以成才或坚持正道。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傅众咻 |
出处 | 《孟子·滕文公下》 |
拼音 | yī fù zhòng xiū |
释义 | 一个老师在教学生,但周围有很多人干扰,使学生无法专心学习。比喻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即使有好的引导,也难抵外界干扰。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教育环境不佳,或强调外部干扰对学习、成长的不利影响。 |
近义词 | 环境影响、耳濡目染、耳闻目见 |
反义词 | 良师益友、专心致志、潜移默化 |
二、成语故事背景
“一傅众咻”最早出现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原文是:
>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段话讲的是两个人学下棋,一个专心,一个分心,结果后者不如前者。孟子借此说明学习需要专注,否则难以成功。
后来,“一傅众咻”便被引申为:即使有一个好老师(傅),但如果周围有许多人不断打扰(咻),那么学生也难以真正学到东西。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一傅众咻”常用来形容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比如:
- 孩子在一个充满负面信息的环境中,即使父母用心教导,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 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如果周围都是消极的人,即使有良师指导,也可能难以进步。
因此,这个成语提醒我们,除了要有好的老师或榜样,还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
四、总结
“一傅众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它不仅适用于教育领域,也可以用来反思社会、家庭、职场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在当今信息纷杂的时代,如何避免“一傅众咻”,保持专注和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