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是名句吗】一、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是诗中极具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两句。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从文学价值来看,这两句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常被后人引用和赏析,因此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然而,是否属于“名句”,还需结合其流传度、影响力以及文学评论家的评价来综合判断。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句诗是否可称为“名句”。
二、表格分析
分析维度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出自李商隐《春雨》诗,全诗为:“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秋水上,残灯落梦故园西。” |
字面意思 | 钟鼓声迟迟响起,夜晚漫长;星河明亮,黎明将至。描绘深夜未尽、黎明将临的静谧景象。 |
文学价值 | 语言优美,意象鲜明,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体现李商隐诗歌的婉约风格。 |
流传程度 | 在古代文人中较受关注,现代读者中也具有一定知名度,但不及“相见时难别亦难”等句广泛传播。 |
文学评论 | 多数评论认为此句意境深远,具有艺术感染力,但在“名句”评选中并非最突出。 |
情感表达 | 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时光流逝的复杂情感,情感真挚,引发共鸣。 |
是否为名句 | 部分认可,因其文学性和艺术性较高,但在整体诗作中不是最具代表性的句子。 |
三、结论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虽然不是李商隐诗中最广为人知的句子,但从文学性、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来看,确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名句”,尤其在文学研究和诗歌欣赏中受到一定重视。
不过,若以“广为传诵、家喻户晓”的标准衡量,则可能略逊于其他一些经典诗句。因此,该句更准确地说是“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佳句”,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