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关击柝的意思】“抱关击柝”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基层官职和守夜制度。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抱着门闩、敲打梆子”,常用来形容人处于低微的职位,从事琐碎、繁重的体力劳动。它不仅描述了具体的工作内容,也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身份卑微、地位低下。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抱关 | 指守门人,负责看守城门或仓库的门闩,是古代低级官吏的一种职责。 |
击柝 | 指夜间巡逻时敲打木梆,发出声响以警示他人,防止盗贼或维持秩序。 |
整体来看,“抱关击柝”常用于比喻从事低微、琐碎工作的人员,尤其是那些没有太多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人。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修礼,而况千乘之家,百室之民乎?……故曰:‘抱关击柝,不辞其劳。’”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中,表达对低层劳动者的尊重或讽刺,视语境而定。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身微言轻、位卑言高、劳苦功高 |
反义词 | 高官厚禄、权高位重、显赫一时 |
四、使用场景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他虽出身寒微,却始终勤勉敬业,从一个抱关击柝的小吏,一步步升至地方官员。”
2. 日常生活中:
“虽然工作辛苦,但他仍坚持每天早出晚归,像个抱关击柝的老者一样默默付出。”
五、总结
“抱关击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古代社会分工的痕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基层劳动者的认知。在现代语境中,它既可以作为对普通劳动者辛勤工作的赞美,也可以作为对社会阶层差异的隐喻。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职业和身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