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束手就擒的解释】“求束手就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请求自己被捆绑起来,等待被抓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主动放弃抵抗、毫无反抗地接受惩罚或失败的结果。它带有强烈的无奈、绝望或自认无力改变现状的情绪色彩。
在实际使用中,“求束手就擒”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不可逆转的局面时,选择不作挣扎,而是顺从命运或权威的态度。这种行为可能源于对现实的彻底认输,也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成语解析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求束手就擒 |
字面意思 | 请求自己被捆绑,等待被抓捕 |
含义 | 形容主动放弃抵抗,接受失败或惩罚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在无法改变现状时的顺从态度 |
情感色彩 | 带有无奈、绝望或认命的情绪 |
近义词 | 甘愿受缚、听天由命、束手待毙 |
反义词 | 英勇抗争、奋起反抗、死战不降 |
实际应用举例
1. 文学作品中:
在小说或历史故事中,常用来描写一位将领在战败后,不愿再战,主动投降的情节。例如:“他见大势已去,只得求束手就擒,以保全余部性命。”
2. 现实生活中的比喻:
在职场或生活中,有些人面对压力过大、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能会表现出“求束手就擒”的态度,即不再努力争取,而是选择顺其自然。
3. 心理学角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求束手就擒”可能反映出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即个体在多次失败后,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从而放弃尝试。
小结
“求束手就擒”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写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虽然有时需要冷静分析和理性应对,但过度的顺从也可能失去改变的机会。因此,在理解这一成语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而不是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