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原文及翻译】《前出塞》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边塞诗中的第一首,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艰辛。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将士们奔赴战场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一、
《前出塞》通过描写战士出征前的情景,展现了战争的无情与人民的苦难。诗中既有对将士英勇精神的赞美,也有对战争带来痛苦的忧虑。杜甫用朴实的语言,传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 悲伤地离开故乡,漫长地奔赴交河(边塞)。 |
公家有程期,亡命亦不避。 | 官府有规定的期限,即使逃命也不逃避。 |
士卒何草草,将军在安西。 | 士兵匆忙上路,将军却在安西驻守。 |
鼓声三下,战马如风。 | 战鼓响起三次,战马如风般奔腾。 |
身死名不灭,岂能为功利? | 即使战死,名声也不会磨灭,怎能只为功名利禄?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 你没看到吗?青海头,自古以来白骨无人收拾。 |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新亡的鬼魂怨恨,旧亡的鬼魂哭泣,天阴雨湿,声音凄厉。 |
三、结语
《前出塞》不仅是一首边塞诗,更是一首反映现实、关注民生的作品。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其语言朴素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