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是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该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退出机制的重要法律依据。
以下是对《破产法全文》的总结与梳理,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其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一、破产法主要
章节 | 内容概述 |
第一章 总则 | 明确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及管理人制度等。 |
第二章 破产申请与受理 | 规定哪些情况下可以提出破产申请,以及法院受理的条件和程序。 |
第三章 债务人财产 | 明确债务人财产的界定、管理及处置方式。 |
第四章 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 | 规定在破产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和债务的清偿顺序。 |
第五章 债权申报 | 对债权人的申报时间、方式及审查程序作出规定。 |
第六章 债权人会议 | 规范债权人会议的组成、职权及表决规则。 |
第七章 重整 | 针对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规定重整程序的启动、执行及监督。 |
第八章 和解 | 允许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避免破产清算。 |
第九章 破产清算 | 明确破产清算的流程、财产分配及终结程序。 |
第十章 法律责任 | 对违反破产法的行为设定法律责任。 |
第十一章 附则 | 包括法律实施日期、解释权归属等事项。 |
二、主要适用对象
《破产法》适用于所有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包括但不限于:
- 国有企业
- 民营企业
- 外商投资企业
- 个体工商户(在特定条件下)
对于个人破产,虽然目前尚未全面实施,但部分地区已试点相关制度,未来可能逐步完善。
三、核心原则
1. 公平清偿原则:确保所有债权人按照法定顺序获得清偿。
2. 效率原则:加快破产案件处理速度,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3. 保护债权人利益原则:保障债权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偿权。
4. 鼓励挽救原则:支持有挽救价值的企业通过重整或和解实现重生。
四、破产程序流程简图
阶段 | 主要工作内容 |
破产申请 | 债务人或债权人向法院提交申请 |
受理审查 | 法院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
财产管理 | 成立管理人,接管债务人财产 |
债权申报 | 债权人按规定期限申报债权 |
债权人会议 | 讨论并表决相关方案 |
重整/和解/清算 | 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程序 |
清算分配 | 分配剩余财产给债权人 |
结案 | 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
五、意义与影响
《破产法》的实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合法退出机制,也推动了市场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它也为债权人提供了一个有序维权的法律平台,有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破产法》也在不断完善中,未来将进一步细化个人破产制度、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保障。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条款的具体内容或实际案例,可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全文及相关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