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sǒng,意思是高起、高举,常用于形容山峰高耸、人或事物高大挺拔等。在汉语中,“耸”字虽然不常见单独使用,但作为构词成分时,可以组成许多词语,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那么,“耸”字到底能和哪些字组合成词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耸”字本身可以单独作动词使用,如“耸立”、“耸肩”等,表示向上抬起、高高站立的意思。而在组词方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耸立:形容高大物体直立,如“高山耸立”。
2. 耸肩:指肩膀向上抬的动作,常用来表达无奈、惊讶等情绪。
3. 耸动:指身体部位(如耳朵、眉毛)上下移动,如“耳朵耸动”。
4. 耸然:形容高大或令人敬畏的样子,如“耸然屹立”。
5. 耸壑:形容山峦高峻,多用于文学描写。
6. 耸峙:形容山峰高耸对峙,如“群山耸峙”。
7. 耸闻:指令人震惊的消息,如“耸闻奇事”。
8. 耸听:指使人感到震惊或不安的话语,如“耸听之言”。
此外,“耸”还可以与其他字搭配,形成一些较为生僻或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汇,如“耸峭”、“耸拔”、“耸秀”等,这些词多用于诗词或古文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
在口语中,虽然“耸”字不像“高”、“大”那样频繁出现,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下仍然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他一听到消息就耸了耸肩”,这里的“耸肩”就形象地表达了人物的情绪变化。
总的来说,“耸”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其在汉语中的运用却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描述高大、突出或令人震撼的事物时,常常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了解“耸”字的组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
如果你正在学习中文或者想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不妨多关注一下像“耸”这样的字,它们往往能在不经意间提升你的语言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