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拇枝指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骈拇枝指”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行为上的多余、不必要之处。下面将从含义和出处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总结
“骈拇枝指”字面意思是“并生的脚趾”和“多余的指头”,引申为事物中不必要的部分,或者行为上过于繁复、多余的做法。在哲学或文学中,常用于批评那些违背自然、过分修饰、脱离实际的内容。
- 本义:并生的脚趾与多余的指头。
- 引申义:多余、繁复、不必要。
- 使用场景:多用于批评文章、行为、制度等过于繁琐、不合实际的部分。
二、出处分析
“骈拇枝指”最早见于《庄子·骈拇》篇,是道家思想中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性表达。
- 出处:《庄子·骈拇》
- 作者: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
- 原文节选:
> “骈拇枝指,出乎性而侈于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并生的脚趾和多余的指头,是出于本性却超越了自然的德行。
三、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骈拇枝指 |
含义 | 并生的脚趾和多余的指头,引申为多余、繁复、不必要的部分 |
引申义 | 批评行为、文章、制度等过于繁琐、不符合自然规律 |
出处 | 《庄子·骈拇》 |
作者 | 庄子(战国时期) |
原文引用 | “骈拇枝指,出乎性而侈于德。” |
用途 | 多用于哲学、文学批评,强调返璞归真、去除繁杂 |
四、结语
“骈拇枝指”不仅是对身体结构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形式和复杂性的过程中,应保持对本质和自然的尊重,避免陷入无谓的繁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