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是指什么建设】“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一表述,常用于形容工作作风的严谨与扎实。它并非指某一具体的社会建设,而是对一种工作态度和精神的生动概括。在实际工作中,这一说法多用于强调领导干部在推进各项任务时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成效、有痕迹、有落实。
以下是对该表述含义及其适用领域的总结:
一、含义解析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出自古代成语,后被广泛用于描述工作作风。 |
字面意思 | 踩石头会留下印记,握铁器会留下痕迹,比喻做事要扎实、有成果。 |
引申意义 | 强调做事要有力度、有成效,不能流于形式或空谈。 |
二、适用领域
领域 | 说明 |
作风建设 | 常用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强调干部要务实、廉洁、担当。 |
经济建设 | 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政策执行到位、项目落地见效。 |
社会治理 | 在基层治理、民生工程中,强调工作要有实效、群众有获得感。 |
环境保护 | 在生态治理中,要求措施有力、效果明显,避免“表面整改”。 |
三、实际应用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仅是一种口号,更是对工作方式的具体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责任落实:明确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每项任务有人负责。
- 过程监管:加强对工作全过程的监督,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 结果导向:注重实际成效,以群众满意度和实际成果作为评价标准。
- 长效机制:建立常态化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巩固工作成果。
四、总结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是指某一项具体的建设内容,而是对工作作风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它强调的是在各项工作中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实。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党政机关,也适用于各行各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结语: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体现的是一种务实、坚韧、负责的工作态度。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唯有坚持这种作风,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