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成诵是什么意思】“过目成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记忆力非常强,只要看一眼或听一遍,就能记住内容,不需要反复复习。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夸赞他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过目 | 看过一眼 |
成诵 | 能够背诵出来 |
过目成诵 | 指人记忆力极强,看过的内容能立刻记住并背诵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晋书·王导传》:“导性宽厚,每有疾言,未尝怒责,但以手杖击床曰:‘此儿必大吾门。’时人谓之‘王氏神童’,及长,博学多才,过目成诵。”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聪明、记忆力好 |
示例 | 他读书时过目成诵,令老师十分赞赏。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记忆力强、过目不忘、一目十行 |
反义词 | 健忘、记性差、死记硬背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学习场合 | 老师表扬学生“你真是过目成诵,太厉害了!” |
日常交流 | “他这篇文章读一遍就背下来了,真是过目成诵。”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描写人物“自幼聪慧,过目成诵,文采斐然。” |
五、总结
“过目成诵”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人的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虽然这种能力在现实中并不常见,但它代表了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记忆力,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有效复习等,逐步接近“过目成诵”的境界。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过目成诵”不仅是对记忆力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