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醇增多症临床表现】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是由于体内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病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垂体性、肾上腺性或异位性ACTH分泌等。其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以下是对皮质醇增多症常见临床表现的总结:
一、典型临床表现
系统/症状 | 具体表现 |
皮肤改变 | 皮肤变薄、易出现瘀斑、紫纹(尤其在腹部、大腿和腋下)、痤疮 |
脂肪分布异常 | 向心性肥胖(躯干胖、四肢瘦)、满月脸、水牛背 |
肌肉与骨骼 | 肌肉萎缩、肌力下降、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 |
内分泌系统 | 月经紊乱(女性)、性欲减退(男性)、多毛症 |
代谢异常 | 高血糖、糖尿病倾向、高血压 |
精神神经症状 | 情绪不稳、抑郁、焦虑、记忆力减退 |
免疫功能下降 | 易感染、伤口愈合缓慢 |
二、其他相关表现
- 高血压:由于皮质醇对血管的直接作用及水钠潴留。
- 低钾血症:部分患者因皮质醇促进肾小管排钾。
- 电解质紊乱:如钠、钙水平变化。
-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等。
- 消化系统:胃酸分泌增加,可能出现消化性溃疡。
三、特殊类型的表现差异
不同病因引起的皮质醇增多症在临床表现上略有不同:
类型 | 特点 |
垂体性库欣病 | 常见于成年人,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月经紊乱等 |
肾上腺肿瘤 | 可能为单侧,常伴有高血压、低钾血症 |
异位ACTH综合征 | 多见于恶性肿瘤(如小细胞肺癌),常伴体重下降、乏力、精神症状 |
四、诊断与鉴别
皮质醇增多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以及影像学检查(如MRI、CT)。需与其他激素异常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进行鉴别。
总结
皮质醇增多症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广泛且多样。早期识别和准确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治疗应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手术切除肿瘤、药物控制或放射治疗等。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适用于医学科普、教学参考或患者教育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