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简介资料简单】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文睿,字子渊,后改名为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与普及,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生平简介
项目 | 内容 |
出生时间 | 1891年10月18日 |
出生地 | 安徽省歙县 |
原名 | 文睿 |
改名 | 行知 |
教育背景 | 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
主要成就 | 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创办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等教育机构 |
逝世时间 | 1946年7月25日 |
逝世地点 | 上海 |
二、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平民教育”为核心,强调教育应服务于大众,尤其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人民。他的主要观点包括:
- 生活即教育:教育不应脱离实际生活,应在生活中学习。
- 社会即学校:学校不应是封闭的,而应与社会紧密联系。
- 教学做合一: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三、重要著作
书名 | 简介 |
《中国教育改造》 | 提出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改革设想 |
《生活教育》 | 阐述“生活即教育”的核心理念 |
《行知教育论文集》 | 收录陶行知多篇教育思想文章 |
四、历史地位
陶行知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其思想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至今仍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着积极影响。他不仅是一位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晚年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直至病逝于上海。
五、总结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推动教育公平与普及,倡导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方式,为中国现代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