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的资料简介】元结(719年-772年),字次山,号漫郎,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是唐代中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人之一,以其文章和诗歌著称,同时也参与了当时的政事,对当时的文化与政治有一定影响。他的作品风格朴实自然,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章应有实际意义,反对浮华之风。
以下是对元结的简要介绍:
一、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元结 |
字 | 次山 |
号 | 漫郎 |
出生年份 | 719年 |
去世年份 | 772年 |
籍贯 | 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 |
所处朝代 | 唐代 |
职业 | 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
主要成就 | 提出“文以明道”思想,创作大量诗文,参与地方治理 |
代表作品 | 《元子》《问进士》《石鱼湖上作》等 |
二、主要贡献与思想
1. 文学主张
元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主张文章应“以道为本”,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和思想性,反对当时盛行的华丽辞藻和空洞言辞。他的这种思想对后来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2. 诗歌风格
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例如《石鱼湖上作》描绘了山水之美,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3. 政治实践
元结曾在地方任职,如任道州刺史,关心民生疾苦,曾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表现出他关注百姓、体恤民情的政治态度。
4. 著作情况
他留下了不少诗文作品,后人将其整理为《元次山集》,收录了他的散文、诗歌以及一些政论文章,成为研究唐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三、历史评价
元结在唐代文坛上虽不如李白、杜甫那样声名显赫,但他在文学理论上的建树和对现实的关注,使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文以明道”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人,也为后世的文学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元结是一位兼具文学才华与政治情怀的唐代文人,其思想与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