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几月制定的现行宪法】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通过并正式颁布的,这部宪法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法律成果,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下面将从时间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部宪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现行宪法。该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职权等重要内容。
这部宪法的制定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后续的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它也体现了国家对民主和法治的重视,强调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宪法经历了多次修正,如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的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宪法内容,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宪法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制定时间 | 1982年12月4日 |
通过会议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背景 |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 |
主要内容 | 国家根本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设置等 |
历史地位 | 现行宪法,至今有效 |
修正情况 |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多次修正 |
三、结语
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不仅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框架,也为国家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宪法不断被修订和完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动态发展与自我更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