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利兮骓不逝什么意思】一、
“时不利兮骓不逝”出自西汉时期著名军事家项羽的《垓下歌》。这句诗表达了项羽在四面楚歌、兵败被围的绝境中,面对天时不利、战马无法继续奔跑的无奈与悲壮情绪。
“时不利兮”意为“时运不济”,指当时形势对己方极为不利;“骓不逝”则是说乌骓马不再奔驰,象征着战斗的失败和无力回天。整句诗不仅体现了项羽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战争局势的深刻认识。
在历史和文学中,“时不利兮骓不逝”常被用来形容人在逆境中的无助与英雄气概,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和情感张力。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背景 | 情感表达 |
时不利 | 时运不济,形势不利 | 《垓下歌》 | 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 | 表达对命运的无奈与哀叹 |
骓 | 乌骓马,项羽的坐骑 | 《垓下歌》 | 项羽的战马,在战败时不再奔跑 | 象征战斗力的丧失与英雄末路 |
不逝 | 不再奔驰,停止前进 | 《垓下歌》 | 战争失败,无法继续战斗 | 表达绝望与悲壮情绪 |
三、结语
“时不利兮骓不逝”不仅是项羽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悲情与英雄主义的瞬间。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即使无力回天,也要保持尊严与勇气。这句话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文学与历史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