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的意思是什么】“掣肘”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在做事过程中受到阻碍或牵制,无法顺利进行。这个词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尤其在描述工作、政策执行、团队协作等方面时较为常见。
一、
“掣肘”原意是指拉住胳膊肘,使其不能自由活动,引申为在行动或决策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限制或干扰,导致事情难以顺利推进。它通常带有负面含义,表示某种阻力或障碍的存在。
在实际使用中,“掣肘”可以指来自上级、制度、规则、利益冲突或其他人为因素的制约。例如,在工作中,如果一个项目因为某些部门的不配合而无法开展,就可以说该项目受到了“掣肘”。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掣肘 |
拼音 | chè zhǒu |
词性 | 动词/名词 |
原义 | 拉住胳膊肘,使不能动 |
引申义 | 受到牵制、阻碍,无法顺利进行 |
使用场景 | 工作、政策、团队合作、管理等 |
负面含义 | 是 |
常见搭配 | 受掣肘、被掣肘、掣肘于某事 |
近义词 | 阻碍、牵制、限制、妨碍 |
反义词 | 自由、顺畅、顺利、无阻 |
三、示例说明
- 例句1:这个项目因为资金审批流程复杂,受到了严重掣肘。
- 例句2:他在会议上提出建议,却被上级以“不符合规定”为由掣肘。
- 例句3: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部门的不配合让中央意图受到掣肘。
四、结语
“掣肘”是一个形象且常用的词语,能够准确表达出在行动中受到阻碍的状态。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在写作或交流中更精准地表达意思,尤其是在分析问题、讨论管理或政策执行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