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归于尽的意思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同归于尽”这个成语,它常用于描述双方或多方在冲突中都受到严重损害的情况。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从定义、出处、使用场景以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同归于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起走向死亡”,引申为双方或多方在冲突中都遭受毁灭性的后果,最终没有一方能够幸免。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激烈的对抗、争斗或矛盾激化后的结局,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曰:‘吾以君之命,使汝为我杀之,汝不从,吾必死。’晋侯惧,遂与楚子战,楚子败,晋侯亦死。”虽非直接出处,但后人常用此成语来形容类似的结局。
在现代语境中,“同归于尽”可以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商业竞争、战争等情境中的极端结果,强调的是双方都不愿退让,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同归于尽 |
拼音 | tóng guī yú jìn |
出处 | 非明确出自经典文献,多用于文学及口语表达 |
释义 | 双方或多方在冲突中都受到严重损害,最终没有一方能幸免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激烈对抗、争斗、矛盾激化的结局,带有悲剧色彩 |
近义词 | 两败俱伤、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
反义词 | 和解、共赢、双赢 |
使用场景 | 人际关系、商业竞争、战争、体育比赛等 |
常见误用 | 有时被误解为“一起失败”,而忽略了其中的“互相伤害”的含义 |
三、注意事项
在使用“同归于尽”时,需注意其语义偏向负面,通常不适用于轻松或中性场合。此外,虽然“同归于尽”与“玉石俱焚”意思相近,但前者更强调“双方共同受害”,后者则更强调“整体毁灭”。
总之,“同归于尽”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形象地描绘出冲突的激烈程度和后果的严重性。在写作或交流中合理使用,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