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是】一、
“共同要素说”是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迁移的一种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Judd)提出。该理论认为,学习之间的迁移发生是因为两种学习之间存在共同的要素或成分。换句话说,当学习者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在另一种情境中能够被应用时,这种迁移就发生了。
贾德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水下打靶实验”,他发现,如果学习者在水中练习射击目标,那么他们在水下环境中比在陆地上更容易准确命中目标,这是因为两者都涉及水中的视觉和运动协调,存在共同要素。
此外,其他研究者也通过不同实验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理论,如通过语言学习、数学技能、体育训练等领域的实验,证明了共同要素对学习迁移的重要性。
二、表格展示实验基础
实验名称 | 实验者 | 实验内容 | 共同要素 | 结论 |
水下打靶实验 | 贾德(Judd) | 学习者在水中练习射击目标 | 水中视觉、运动协调 | 有共同要素的学习更易迁移 |
语言学习迁移实验 | 霍尔(Hall) | 英语学习者学习法语后,再学西班牙语 | 语法结构、词汇相似性 | 相似要素促进迁移 |
数学技能迁移实验 | 布鲁纳(Bruner) | 学生先学代数再学几何 | 抽象思维、逻辑推理 | 共同认知过程促进迁移 |
体育技能迁移实验 | 卡特尔(Cattell) | 篮球运动员学习排球 | 运动协调、团队配合 | 动作模式相似促进迁移 |
三、结语
“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主要来源于贾德的水下打靶实验及其他相关研究,这些实验表明,学习迁移的发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共同要素密切相关。理解这些实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