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是怎么回事】2020年10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发生了一起因食用自制酸汤子引发的中毒事件。这起事件造成9人中毒、7人死亡,震惊全国。事件背后的原因是由于食物中存在一种名为“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这种毒素对人体具有极强的毒性,且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事件简要总结:
2020年10月5日,五常市某村民家中举办家庭聚会,食用了提前几天制作的酸汤子(一种用玉米面发酵制成的传统食品)。随后,多人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导致7人抢救无效死亡,另有2人幸存但留下严重后遗症。
调查发现,酸汤子在制作过程中因保存不当,导致椰毒假单胞菌滋生,并产生米酵菌酸。该毒素耐高温、易溶于水,即使经过煮沸也无法完全破坏,因此食用后极易引发中毒。
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关键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事件名称 | 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 |
发生时间 | 2020年10月 |
发生地点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 |
中毒人数 | 9人 |
死亡人数 | 7人 |
毒素类型 | 米酵菌酸(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 |
中毒原因 | 食用变质酸汤子 |
症状表现 | 呕吐、腹痛、腹泻、昏迷、多器官衰竭 |
解毒情况 | 无特效解毒药,主要靠支持治疗 |
调查结果 | 酸汤子制作或储存过程中污染所致 |
事件启示与警示:
此次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酸汤子等传统发酵食品虽有地方特色,但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滋生有害细菌。建议公众在制作和食用此类食品时,注意以下几点:
- 制作过程保持清洁卫生;
- 食物应尽快食用,避免长时间存放;
- 若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 不建议长期保存或重复使用发酵食品。
此次悲剧也促使相关部门加强了对类似食品的安全监管和科普宣传,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