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重大战略性水利工程之一,旨在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工程通过从长江流域调水至华北及北京、天津等重点城市,有效改善了区域水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线工程自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取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向北输水,途经河南、河北,最终抵达北京和天津。工程线路全长约1432公里,其中明渠与管道相结合,部分路段采用隧洞输送,确保水质安全和输水效率。该工程于2005年正式开工,2014年全线通水,标志着我国跨流域调水进入新阶段。
以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信息汇总:
项目 | 内容 |
工程名称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起点 | 湖北省丹江口水库 |
终点 | 北京市、天津市 |
输水线路长度 | 约1432公里 |
建设时间 | 2005年开工,2014年全线通水 |
主要输水方式 | 明渠、管道、隧洞结合 |
设计年调水量 | 约95亿立方米 |
配套设施 | 泵站、闸门、控制中心等 |
工程意义 | 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优化全国水资源配置,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是一项技术复杂的水利项目,更是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工程的不断运行,其在生态修复、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人水和谐、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