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的划分大致按照剧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安排:首本以张生初遇崔莺莺为主线,展现了两人从相识到心动的情感萌芽;第二本则深入刻画了二人在佛殿相会的情景,并通过一系列误会与巧合推动故事发展;第三本围绕红娘传书递简展开,是全剧的关键转折点之一;第四本聚焦于崔母发现真相后的冲突以及双方家长的态度变化;最后一本则是团圆结局,描绘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画面。
而每本内部又细分为若干折目,总计达到二十一折。这种细致入微的设计让整部戏既有整体性又不失灵活性,在舞台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戏剧效果。同时,各折之间既独立成章又能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和谐的故事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西厢记》并非一开始就具备如此完善的框架。它经历了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根据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创作的过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与优化。正是由于历代文人墨客对其倾注心血,《西厢记》才能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