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原文及翻译

2025-09-26 20:15:57

问题描述: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原文及翻译,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20:15:57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原文及翻译】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他早年并未显露出过人的才华,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最终成就了一代文豪的美名。这段经历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励志的经典故事。

一、原文

《宋史·苏洵传》中记载:

>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然不事科举,以文章自见。”

二、翻译

苏洵,字明允,是四川眉州眉山人。他到二十七岁才开始认真读书,后来通晓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典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但他并不热衷于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凭借自己的文章闻名于世。

三、总结与分析

苏洵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早晚,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努力和坚持。他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项目 内容
人物 苏洵(北宋文学家)
出生地 四川眉州眉山
发愤年龄 27岁
学习内容 六经、百家之说
考试态度 不热衷科举
成就 文章闻名,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启示 晚年发奋亦可成才

四、启示与思考

苏洵的故事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年龄不是限制:无论多大年纪,只要愿意学习,都有可能实现人生目标。

- 专注与坚持:他放弃科举,选择走自己的路,说明成功需要明确方向和持久努力。

- 文学的力量:他的文章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也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五、结语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肯定,更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最好诠释。它提醒我们:不要因为起点低而放弃梦想,也不要因为时间晚而停止追求。只要心中有志,脚下有路,终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