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镳并轸的词语解释】“连镳并轸”是一个较为文雅且不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紧密相连、协同一致的状态。该词源于古代车马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历史背景。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连镳并轸 |
拼音 | lián biāo bìng zhěn |
注音 | ㄌㄧㄢˊ ㄅㄧㄠ ㄅㄧㄥˋ ㄓㄣˇ |
释义 | 比喻人与人之间紧密配合、协同前进,或事物之间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
出处 | 多见于古籍文献,如《后汉书》《三国志》等,原指车马并行、齐头并进。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团队协作、行动一致、目标统一等情境。 |
近义词 | 同舟共济、并肩作战、齐心协力 |
反义词 | 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分道扬镳 |
二、详细解析
“连镳并轸”中的“镳”指的是马匹的嚼子,即马头上的装置;“轸”则是车辕末端的横木。在古代,当两辆马车并排行驶时,它们的“镳”和“轸”会彼此靠近甚至接触,因此“连镳并轸”最初用来形容两辆车并行、齐头并进的状态。
后来,这个词语被引申为比喻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配合默契,也常用于形容团队合作、共同奋斗的情景。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团队合作 |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大家连镳并轸,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
历史事件 | 战争时期,将士们连镳并轸,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
文学作品 | 作者通过“连镳并轸”的描写,展现了人物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
四、结语
“连镳并轸”虽然不是现代常用词汇,但在文学、历史及正式场合中仍有一定的表达价值。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协作精神的重视,也赋予了语言一种古典的美感。在写作中适当使用此类词语,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