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是个什么典故】“五十步笑百步”是一个源自《孟子·梁惠王上》的成语,用来比喻那些自己也犯有错误,却去嘲笑别人的人。这个典故形象地揭示了自以为是、缺乏自省的心态。
一、典故原文
孟子在与梁惠王对话时,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治国的道理:
>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意思是: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战鼓一响,士兵们交战,有人扔下盔甲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只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如果跑五十步的人笑话跑一百步的人,这合理吗?
梁惠王回答:“不可,五十步者亦五十步也。”
孟子借此指出:虽然跑得远近不同,但都是逃跑,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所以,不能因为自己跑得少,就去嘲笑别人跑得多。
二、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讲述的是战争中逃跑的士兵之间的对比。孟子通过这个比喻,强调人不应因自己的小错误而嘲笑他人的大错误。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自我感觉良好、却无视自身问题的人。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五十步笑百步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 |
典故内容 | 战争中士兵逃跑,跑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一百步的人,孟子指出两者本质相同。 |
含义 | 比喻自己也有缺点,却去嘲笑别人。 |
使用场景 | 批评自以为是、不自省的人。 |
现代意义 | 强调自省和客观看待问题的重要性。 |
四、结语
“五十步笑百步”不仅是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提醒:不要只盯着别人的不足,更要反省自身的缺陷。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做到公平、理性地看待他人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