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不离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寸步不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形影不离的状态。下面将从意思、来源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寸步不离”字面意思是“连一寸的步子都不离开”,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非常亲近,始终陪伴在身边,或者对某事物极度依赖,不愿分开。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亲情、友情或爱情中的紧密关系,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状态的持续性。
该成语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常见于诗词和历史文献中,体现了古人对情感和关系的深刻理解。在现代汉语中,“寸步不离”已成为表达亲密关系的常用词汇。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寸步不离 |
拼音 | cùn bù bù lí |
字面意思 | 连一寸的步子都不离开,形容非常亲近、始终在一起 |
引申含义 | 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感情深厚;也可形容对某事极度关注或依赖 |
来源 | 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在唐宋诗词中较为常见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亲情、友情、爱情中的亲密关系,也可用于描述对某物的执着 |
近义词 | 形影不离、如影随形、寸步不离 |
反义词 | 若即若离、远走高飞、分道扬镳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尤其在描写人物关系时使用较多 |
三、结语
“寸步不离”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承载了人们对亲密关系的向往与珍视。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生活,它都能准确传达出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联系。了解其含义与来源,有助于我们在使用时更加得体、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