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的作者是】《汉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也是“二十四史”之一。它不仅记录了西汉王朝的历史,还对后世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汉书》的基本信息、历史背景、作者介绍及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知识点。
一、
《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100篇,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计约80万字。与《史记》不同,《汉书》只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不包括更早的秦朝和战国时期的内容。其作者为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班固,而非司马迁。
班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班彪曾撰写《后传》以续《史记》,班固继承父业,历时二十余年完成《汉书》。他在书中注重史料的考据与编排,语言严谨,结构分明,是研究西汉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
《汉书》在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断代史的先河,成为后世编写正史的范本。同时,书中对人物的刻画也较为客观,体现了作者较高的史学素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书名 | 汉书 |
作者 | 班固(东汉) |
成书时间 | 约公元73年—101年(历时约30年) |
体例 | 纪传体断代史 |
卷数 | 共100篇(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 |
内容范围 | 主要记载西汉从高祖刘邦至王莽新朝灭亡共230年的历史 |
特点 | 注重史料考据、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开创断代史体例 |
历史地位 | “二十四史”之一,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
与《史记》区别 | 《史记》为通史,涵盖上古至汉武帝;《汉书》为断代史,仅写西汉一朝 |
三、结语
《汉书》作为一部系统记载西汉历史的权威史书,不仅在历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也在文学、哲学、政治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了解《汉书》的作者及其成书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