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倒综合征名词解释是什么】一、
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是一种在胃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在胃切除或胃旁路手术后出现。其主要特征是食物过快进入小肠,导致一系列消化和循环系统的不适症状。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倾倒综合征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类型。
1. 早期倾倒综合征:
通常发生在进食后的15至30分钟内,主要由于大量高糖、高渗透压的食物迅速进入小肠,引起体液转移、血管扩张和血糖波动,从而引发心悸、出汗、恶心、腹胀等症状。
2. 晚期倾倒综合征:
多发生在餐后1到3小时,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血糖下降,出现头晕、乏力、饥饿感、颤抖等低血糖表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倾倒综合征 |
英文名称 | Dumping Syndrome |
定义 | 胃部手术后,食物过快进入小肠引起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症状 |
常见原因 | 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胃部分切除术后 |
发生时间 | 早期(15-30分钟),晚期(1-3小时) |
主要症状 | 早期:心悸、出汗、恶心、腹胀;晚期:头晕、乏力、饥饿、颤抖 |
病因机制 | 食物快速进入小肠 → 体液转移 → 血管扩张 → 血糖波动 |
诊断方法 | 症状评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治疗方式 | 饮食调整、药物干预、必要时手术治疗 |
三、注意事项:
倾倒综合征虽然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并分次少量进食。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注: 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医学知识与临床经验,旨在提供清晰、实用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