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贫困户识别标准是什么】在2017年,河南省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制定了较为明确的贫困户识别标准,以确保扶贫资源能够精准投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中。这些标准涵盖了家庭收入、生活条件、教育水平、医疗保障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评估农户的贫困状况。
以下是2017年河南省贫困户识别的主要标准总结:
一、基本识别原则
1. 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根据当年国家规定的农村扶贫标准,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一定数额的农户可被认定为贫困户。
2. 家庭成员中有因病、因残、因学等导致支出过大,造成生活困难的情况。
3. 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或劳动能力弱,无法通过正常劳动维持基本生活。
4. 无稳定收入来源,生活极度困难,无法满足基本生存需求。
二、具体识别标准(2017年)
项目 | 标准说明 |
家庭人均年收入 | 低于当年国家扶贫标准(2017年为3335元/人/年) |
户籍情况 | 农村户籍,且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 |
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 有重病、残疾成员,导致家庭负担过重 |
教育支出 | 家中有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或高中阶段教育,且家庭无力承担相关费用 |
医疗支出 | 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治疗费用高,家庭难以负担 |
劳动力状况 | 家庭主要劳动力因年老、残疾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 |
财产状况 | 家庭财产较少,无稳定经济来源,生活困难 |
三、识别流程
1. 农户申请:由农户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
2. 村民评议:由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
3. 村级公示:对拟识别的贫困户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 乡镇审核:乡镇政府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5. 县级审批:县扶贫办最终确认并备案。
四、注意事项
- 识别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防止“关系户”和“虚假脱贫”现象。
- 对已识别的贫困户,需定期核查其家庭状况变化,及时调整帮扶措施。
- 扶贫政策应与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政策相衔接,形成合力。
通过上述标准和流程,河南省在2017年有效提升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性,为后续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