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的解释

2025-10-15 04:50:10

问题描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的解释,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5 04:50:10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的解释】该标题出自《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段著名对话,是唐雎与秦王的一次激烈对峙。其中“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这句话,意为:平民的愤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这是唐雎在面对秦王威胁时,表明自己虽为平民,但也有不屈的精神和反抗的决心。

2、原文标题“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的解释”的原创内容(+表格)

一、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这句话出自《战国策》,是唐雎在面对秦王威逼时所言。其含义是:即使是一个普通百姓,一旦被激怒,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志,甚至不惜以最原始的方式表达愤怒——摘下帽子、赤脚奔跑、用头撞击地面。这不仅是对秦王的警告,也是对国家尊严和个人气节的捍卫。

唐雎通过此话,表达了自己虽为布衣,却有不屈的精神。他并非软弱之人,而是敢于抗争、维护正义的人。这段话体现了古代士人阶层重视气节、不畏强权的价值观。

二、关键词解析

汉字 解释 出处/背景
布衣 指平民百姓,没有官职的人 古代称未做官者为“布衣”
愤怒、不满 表达情绪的一种强烈状态
免冠 摘下帽子 表示无礼或极端情绪的表现
徒跣 赤脚行走 表示极度愤怒或悲痛
以头抢地 用头撞击地面 古代表示极端抗议或绝望的行为
罢了、而已 表示语气上的轻描淡写

三、历史背景与意义

-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

- 人物:唐雎、秦王

- 事件: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换安陵,唐雎拒绝后,秦王威胁,唐雎以“布衣之怒”回应。

- 意义:展现了古代士人的气节与智慧,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中的言辞较量。

四、现代启示

- 个人尊严:即使身处弱势,也要坚持自我价值。

- 言辞的力量:语言可以成为一种武器,影响局势。

- 不屈精神:面对压迫时,应有勇气表达立场。

结语: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无论身份高低,都应保持尊严与气节,面对不公时要有勇气发声。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